在避暑山庄里,把心跳交给风声
作者:鸢尾花
从山东出发时,暑气正像一张湿热的网,裹得人透不过气来。高铁掠过华北平原,掠过一片片熟悉的田野和村庄,也掠过岁月里的那些不堪。
我把额头贴在车窗上,看楼群渐渐远去、也看窗外的绿浪渐稠。2小时之后,北京南站到了,再乘车去承德,大约四个多小时,就到了一座被群山轻轻托起的城市,像一枚藏在绿绸里的玉扣。
和大多数的城市一样,承德,这座曾经承载着皇家文化和园林的小城,也一样在现代的文明里,被冲击的只剩下那一片独属于皇家的山河。
图片
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清代皇帝夏季理政与休憩的核心场所。
来到这里,皇家的旧梦,被一湖烟水轻轻推开。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古色古香里,去追寻一座城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也体味着生生不息的文明和改变。
踏入丽正门,康熙手书的匾额“避暑山庄”高悬,像一句低声的敕令:慢下来。
往北走就是澹泊敬诚殿,是皇帝理政的地方。整座大殿用金丝楠木制作而成,木制结构,既防蚊虫,又彰显了皇家的恢弘气派,庄严和肃穆。据说,这里的一块地砖就价值连城,更别说整座宫殿了。它的价值,远远高过了我们的想象。
当我站在昔日的皇权之下,没有敬畏,反倒有一种任谁也逃不过时代更迭的感慨,哪怕你是帝王,也无法逃脱历史的变迁和生命的生老病死。
四知书屋和烟波致爽殿,是帝王的寝居之所,而松鹤斋、乐寿堂和畅远楼,则是太后和妃子们的寝居之地,这些建筑,自成一体,环境清幽,是修心养性的绝佳之地。
可是,当一个女子在一群女人中争风吃醋,为抢夺一个男人的爱和交配权,这故事和心境,就不是我们当下的人们能够全部理解的了。只是感慨,生在皇家,更多的是身不由己和不得已的苦衷,伴随着他们和她们的一生。
图片
慢慢走,便是游览后山的皇家园林山岳区。这里需要乘坐景交车上行节省体力,如果有喜欢慢慢感受和体会的游客,也可以步行,但是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的路程。
这一条山岳路,有三站可以观景。第一站是四面云山,是山庄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承德市区全景,视野开阔。导游建议可以不用下车,直接到第二站二马道观景。
这里,是避暑山庄的城墙,也是可以俯瞰小布达拉宫全景的一个地方。站在城墙之上,看城外绿树环绕,古色古香的小布达拉宫红台金顶一览无余。旁边是班禅的行宫,是当年乾隆皇帝为迎接六世班禅来京祝寿而建。这两座庙宇相距很近,构成了承德外八庙最具代表性的藏式寺庙建筑群。因此,站在避暑山庄的“二马道”俯瞰,两座庙宇并峙,气势恢宏壮观。
最后一站是青枫绿屿,也是妃子的冷宫。这里离皇帝的寝宫真的相距很远。在那个年代里,这里要是发生点什么故事,还真不是皇帝一时半会就能知道的。
图片
不过站在这里的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棒槌山,蛤蟆石,还有外八庙里的其他庙宇。山下是承德的富人区,排排别墅和洋房矗立在这山坳之中,与这皇家园林,多多少少有种皇家被打扰到的荒唐。
其实,我走在这座皇家的园林里,慢慢品味山庄里这一座城墙里的历史和文化,也倾听几代清朝的帝王如何在这个小城里觅得安静和休养生息的根本,才知道,他们也曾为自己和子孙在这风雨飘摇的人间,为他的万世基业所做的努力和守候。
可是,又能怎样呢?
康乾盛世的王朝都改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无法阻止时代的变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人类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任你是帝王将相又如何,也不过人类历史和朝代更迭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输也好,赢也罢,此生看淡名利场,一切皆浮云。
图片
因为时间关系,湖区和平原区我们没有去,只是在宫殿群里和山岳区里闻蝉声与松涛,在青砖灰瓦中把烈日挡在檐外,留一截阴凉。
随着时间的线,黄昏已来临。
远处,湖面上浮着睡莲的倦眼,金山亭的倒影被风揉碎,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的翡翠杯。
夕阳下,城墙染成琥珀,桨声咿呀,仿佛替皇帝与妃子说着悄悄话。那一刻,我突然懂了“移天缩地”的皇家浪漫:把江南搬进塞北,把盛夏变成了清秋。
今天,山庄的风声和蝉鸣没有聒噪,而是带我走进了一个朝代,看到了那段历史,感受着历史带来的冲击和和故事,林海涛声里,我也没有沉醉不知归路,而是在风中清醒着,明白着,也坚信生命的追逐和理想。
当天色向晚,当烟雨楼再一次沐浴黄昏和夕阳,我知道,有一个梦,在心中冉冉升起……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